一、
说实话,我是张爱玲的铁粉,从中学时期起,就开始痴读她的作品,十余年过去了,对她作品的喜爱,依然不减分毫。
但惭愧的是,我很少写张爱玲,也很少写张爱玲的书。
因为我一直觉得我可能写不好,不过当想到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张爱玲时,我便释然了,那么就说说我眼中的张爱玲和她写的《倾城之恋》吧。
或许理解的依然不够深刻,诚邀诸君一起探讨则个。
《倾城之恋》这本书,写得确实很好,还是属于大家都说好的那种,至于让每个人都说说具体好在哪,或许还真没几个人能说得清。
当我看到这名字的时候,我本想着这本书一定是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或清新、或深刻、或曲折、亦或者离奇。
但看过之后,便会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书中的白流苏也好,范柳原也罢,可以说,他们一开始根本不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的。
白流苏看上了范柳原的钱,范柳原看上了白流苏的美。
多么俗套的爱情故事。
但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几乎要厌倦了的桥段,却硬生生被张爱玲写得刻骨铭心,但这种刻骨铭心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精于算计。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倾城之恋》的话,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合适:
离婚的白流苏遇见了妹妹相亲对象范柳原,爱情也就变成了算计。
二、
正式讲这本书之间,我们先说说张爱玲吧,因为张爱玲的作品和她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她的父亲是张志沂,是个典型的遗少,而她的母亲黄素琼则是新式女性,而张爱玲得以成为民国才女,和黄素琼对他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
张爱玲的童年正值封建社会的衰败,张爱玲的求学正值日寇侵华,她在香港经历了战火,而《倾城之恋》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
值得一说的是,张爱玲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她本身还没有来得及恋爱,等到她真正恋爱的时候,却遇到了风流成性的胡兰成,两人的婚姻充斥了风言风语。
直到后来,胡兰成变了心,伤痕累累的张爱玲远离故土,去忘了异国他乡。
其实,张爱玲也是一个平常女子,她也渴望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便是再不济,至少她的理想对象不该是胡兰成。
可爱情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
就像她笔下的白流苏和范柳原一样,各怀鬼胎地接近彼此,简直就是对爱情的一种亵渎,但这却是人情世故,却是普通人生活中的自私。
三、
白流苏,出生于名门,是地地道道的封建旧式大家庭,和张爱玲的家庭环境如出一辙,只不过这种家庭是白流苏不喜欢的。
“一家二十来口,合住一栋房子,你在屋子里剪个指甲也有人在窗户眼里看着……”
白流苏和无数大户人家的女孩一样,在十几岁的时候,便要嫁人,只不过白流苏没能嫁给一个好丈夫,她丈夫是封建典型的遗少,好赌、暴躁(张爱玲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流苏容忍不了,在20岁的时候便离婚了。
离婚之后,白流苏只能回娘家,不过在娘家,她受尽了挤兑,哥哥嫂子全都不正眼瞧她,而流苏离婚分到的钱财,也很快被哥嫂算计空了。
流苏眼瞅着都要28岁了,没钱、离异,受尽白眼的她,好似只能悲惨地度过余生。
但流苏不打算认命,她还想着再嫁,而她也只能再嫁,好在,流苏还有资本,她还美丽,这也是她仅剩的资本。
即便还美丽,但要想找到一个可以让她“给她们一点颜色看看”的对象,又谈何容易,至少白家的人,都不看好流苏。
四、
而就在白家人慌忙为流苏的小妹七小姐介绍对象的时候,流苏命运的转机来到了。
白家人让徐太太为七小姐介绍的对象,便是这本书的男主角范柳原,坏就坏在了七小姐去见范柳原的时候,带上了流苏。
七小姐原本是想着让流苏当个绿叶,来衬托自己这朵红花,可是没想到范柳原却看上了白流苏,并且还邀请白流苏跳了几支舞。
这让白家的人像吃了苍蝇,而这都是流苏故意的,因为她想出口恶气,并且她觉得范柳原可以为自己提供长期的饭票,毕竟他有钱。
范柳原家里有钱,也就有了随意变更女朋友的资本,也正是因为如此,让他对婚姻根本不感兴趣。
有读者曾说,范柳原遇见了白流苏之后,就想着结婚了。
对此,我只想说,别扯了,范柳原只是看上了白流苏的东方美,他根本没有想着要娶白流苏,仅仅只想着让她变成自己的情妇。
一个想着要找长期饭票想要结婚,一个只想着不负责任的浪荡,两个人各怀鬼胎,为了各自达到目的,这两个人打着爱情的幌子,可是了算计彼此。
五、
范柳原对白流苏吃得死死的,所以他想得到她并没有直接说明,而只是让中间人徐太太带了话,想要把流苏带去香港,白流苏自然心知肚明,但她没得选择,只能去香港。
“在那个火辣辣的上午,流苏眼中的香港,像是另一个战场。”
流苏去了香港,但是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这里即将开始另外一个战场,她和范柳原斗智斗勇的战场。
第一次去香港的流苏确实快乐了一阵,但接下来她发现,并不是幸福的味道,她掉入了范柳原的圈套,尽管范柳原没对她做什么,但至少其他人看来两人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关系。
这让流苏很慌,她清楚地知道,范柳原在逼迫她妥协,让她彻彻底底沦陷,安心做他的情妇。
“她如果迁就了他,不但前功尽弃,以后更是万劫不复了。她偏不!就算她枉担了虚名,他不过口头上占了她一个便宜。归根究柢,他还是没得到她。既然他没有得到她,或许他有一天还会回到她这里来,带了较优的议和条件。”
原来流苏深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是真理。
为了把范柳原变成长期饭票,流苏以退为进,直接表示要回上海,而范柳原倒也没有劝阻,反而把流苏亲自送回了上海。
第一轮交锋,可以说两人打成了平局。
六、
流苏回了上海,可是柳原却一点也不着急,在柳原看来:
“他那闲适是一种自满的闲适——他拿稳了她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去。”
“他要她,可是他不愿意娶她。”
“以后她若是被抛弃了,她绝对没有谁可抱怨。”
也就是说从流苏回到上海之后,这两人已经开始进行了第二轮交锋,只可惜,流苏是完败的。
等到后来,柳原让流苏去香港,也很随意,只是简简单单让人带来了几个字:
“乞来港。船票已由通济隆办妥。”
而毫无办法的流苏只能独自在去香港,因为她没有选择了,她只能可怜巴巴去香港做范柳原的情妇,从而失去把柳原变成长期饭票的资本。
故事到这里本该结束,但并没有结束,因为张爱玲还为这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流苏一个人呆在香港,柳原要去国外过没有流苏在的小日子时,香港沦陷了。
而在战火中,流苏和柳原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他们终于明白了爱情的真谛,两人最终都卸下了面具,接受了彼此。
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流苏还是赢了,是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这或许就是张爱玲为这段感情取“倾城”名字的意义吧。
以一座大都市的倾倒,成全了两个相互戒备各怀鬼胎的恋人,这足够称得上是一段“传奇”。
倾城之恋……
如果您也喜欢张爱玲,如果您也想看看为何张爱玲能写出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互相算计的爱情,不妨读读这本《张爱玲传》。
相信您总能在书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和想要经历亦或者已经经历过的爱情,原价55元,现在加上《林徽因传》和《陆小曼传》,只要18.8元。
心动不如行动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