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你觉得相亲好还是自由恋爱好?”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一定都想过,我们以后的婚姻一定是要因为爱情,不会将就,也不会盲目地去追求恋爱,更不会听从别人的指示。但是一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面临家里不断地催促,总会想着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哪怕是相亲也可以接受。
这就是现实,20岁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爱情,到了30岁时你不得不去选择相亲。
示意图
01
“相亲,是最高效的脱单方法”
但是你真的以为现在的年轻人对相亲不屑一顾吗?并不是。
认识一个从985大学毕业的女孩,和很多的大学生不同,她自从娘胎出来到现在,就没有体会过恋爱的感觉,她称自己叫做非自愿母胎单身。几年的大学生活,没有被追求过,也没有对男孩子动过心,一点点恋爱的波澜都没有过。
她说:“不是不想恋爱,是没办法恋爱。”
她把没有恋爱的原因归结于自身,因为自己太宅太懒,除了上课就是宅到宿舍里面追剧,可能自己最接近爱情的时候,就是看着剧里面男女主人公各种感动的恋爱,甚至还能把自己感动哭。
她不喜欢社交,甚至觉得自己有社交恐惧症,总觉得自己有一股天生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太普通,没有男孩子会喜欢,所以自己也可以的不和异性有太多的接触。
其实自己的内心深处也渴望一场甜甜的恋爱,每当听到室友们在深夜和男朋友诉衷肠的时候、在不同场合看到成双成对的情侣,这种想法就会更加强烈。
但是自己始终迈不出第一步,直到毕业、参加工作,还是保持着单身。直到有一次被爸妈问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该脱单了,再晚一点的话,可能连汤也喝不上了。
所以相亲就成了她的第一选择,这种方法对于有点“恋爱恐惧”的她,又能节约时间又能节约经济成本,如果真的能遇到合适的人,还能省去很多的感情成本。
对她来说,这无疑是脱单最高效的方法。
示意图
02
“相亲是不可能了,这辈子也不会再相亲了”
亮亮,26岁,程序员,在北京著名互联网公司工作,收入可观。
他在老家人们的眼中,显然是一个事业上成功的人,唯一的不足就是:“都这么能赚钱了,咋还没个对象?”
“工作太忙,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哪还有时间谈恋爱去?”这是他总结自己单身的原因。其实他有过一次恋爱,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因为性格不合,最后好聚好散。
春节假期回到老家后,在家人和亲戚的“帮忙”下,他开启了大规模的相亲计划。
几轮相亲下来,他突然意识到,本来以为简单的相亲原来也会有这么复杂的人情关系;原来自己月入过万、知名大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在老家的女孩子们看来是一文不值的。
在相亲的圈子里,人们对职业的认知认只有几个因素:公务员、事业单位、体制内和小老板,别的职业根本拿不出手,更别说自己这种“在外打工的人”,显然自己在大城市里参加工作获得的成就感,在回到老家之后,被那些相亲对象完全击溃,甚至支离破碎。
“原来相亲是一件这么残忍的事情,相亲是不可能了,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相亲了!”
示意图
03
“相亲是理性投资,自由恋爱是感性点滴投入”
有人把相亲和自由恋爱比作了一种投资的计划。相亲像是一次性的投资,就好像是在股市拼杀,一次性在一只股票上押注,投入的可能是大部分的身家和积蓄。而自由恋爱感性的慢慢投入,今天逛逛街,明天看个电影,就好像定投基金一样。
在这样的投资中,前者如果刚好遇到了理想的人,那么就好像是一支绩优股,每年都能拿到分红,如果遇到的是个不对的人,那就只能成为韭菜,一次次被割。而自由恋爱时从慢慢的投入中,揣摩到了恋爱的规律,能总结经验做出合适的调整,让双方都能在恋爱中得到最大的回报。
在20岁出头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经历一场恋爱,在恋爱过程中相互了解,慢慢磨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错,需要有十足的耐心,很多时候都是从陌生人开始慢慢渗透,再到相知相恋,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也有很多的人工作以后慢慢体会到,重新了解一个人的途径是极为有限的,但时间漫长代价巨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里的很多非土著年轻人,如同身处一座孤岛,遥望远方,困于足下,即使互联网时代沟通易如反掌,也很难找到一个相知的人,显然相亲是一个很合理的事情。
示意图
04
很多人说自由恋爱能让以后的生活更有味道,能在生活里留下一些最美好的回忆,也有人说选择相亲结婚是理智的,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只要发生了感情,就需要去用心经营。
身处在一个开放度十足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感情,恋爱更有成就,相亲节约感情。每个人都各取所需,但是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给彼此一个更好的未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