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女子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嫁为人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倡导男女平等。
越来越多的女性有着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在婚姻方面也表现出不将就的心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很多年过三十的女性事业有成但是依旧还在相亲,我们把这种女性也称为“大龄剩女”,为什么她们总是相亲无果呢?
时代的产物:大龄剩女的必然性
在古时候女子就很少出现女子三十还未出嫁的现象,因为那时候的婚姻还是包办式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可以决定女性的去处。
也是因为当时是一种以男性为主的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也格外的低下,她们没有自主的择偶权。
即便是在嫁为人妇之后也要受到来自外界夫家“妇为夫纲,三从四德”等一系列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很多女性只能逆来顺受。
那么在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为什么还会出现女性择偶倒退现象,有了更自主的择偶权和更平等的地位不是应该增加了女性对婚姻的向往吗?
其实不然,就是因为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很多女性的自我意识也觉醒了,她们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不愿意和别人将就凑合过一生。
越来越独立的人格让她们对婚姻不再是以前的顺从态度。选择的范围越大,自然而然就越有期待。所以大龄剩女的出现也是时代的产物。
个人的原因:大龄剩女对自身定位过高
虽然有很多女性在30岁的时候还是大龄剩女,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也有很多女性在30岁的时候已经结婚生子。
很多时候,那些大龄剩女剩下的原因一般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着过高的定位。
表现在相亲的时候要么嫌弃对方容貌不好,要么嫌弃对方家境不好。她们总是想找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或者说他们一直都在等那个十全十美的人,所以他们一直相亲无果。
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有一次问他的老师,什么是爱情?老师让他去麦穗田里拣最大最饱满的麦穗,柏拉图最后两手空空地回到了老师身边。
因为他一直在找最饱满的麦穗,他一直在观望,他边走边放弃,然后整片麦田走了下来,到处都是饱满的麦穗,他不知道哪个是最饱满的,所以就没有找到最饱满的麦穗。
民国时期女作家张爱玲也把爱情比喻成在海边捡贝壳,人们总是想捡到最好的那一个。
很多大龄剩女,他们一直相亲无果,是因为她们对于自己的定位比较高,觉得自己比较优越,他们在等同样符合自己优越条件的另外一个男性。
但是不管是婚姻还是相亲,都讲究“门当户对”。
认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还要求别人有着极好的条件,只能边相亲边放弃。
连定位都不清晰,他们想找的最饱满的麦穗,或许根本不存在。
认清定位,形成合理择偶观
不管是相亲中的男性还是女性,都存在这种眼高手低的现象。
他们总是自身定位过高,而且经常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他们总是认为身边的人都有着完美的婚姻,也有着完美的相亲对象。
在这种攀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让他们不愿意放低自己的定位。即便是自己没有姣好的面容和优越的家庭条件,也依然会以这种过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相亲对象。
这种眼高手低的心理导致他们很大程度上经常相亲无果。“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你对别人有着什么样的要求,你也应该审视一下自身是否达到了这样的条件。
一方面你没有任何优势,一方面你又希望对方有优势。这种矛盾的想法,又怎么会得到相亲对象的认同?
但是也并不代表着你的相亲就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原则。
拥有一定的定位和对自己的认知,在相亲中也很重要,但是这种定位和认知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出发。
有着自身清晰的合理的定位,不管是拒绝比自己条件不好的人还是选择和你门当户对、实力相当的人作为你的结婚对象,那都无可厚非。
总而言之,不管是大龄剩男还是大龄剩女,他们都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产物。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相亲中总是眼高手低就是不合理的心理。
总是相亲无果的人,应该反思一下对自身的定位是否过高。就算你真的找到了最好的麦穗,那你也得有理由让他跟你走。
评论